水资源承载能力遥感评估预警
发布日期:2020-10-22浏览量:
技术简介
该技术结合遥感和生态水文模型,基于遥感反演不同水文和行政单元的生态参量,优化遥感—生态评估模型(RS-EWM),评估区域水量时空收支情况,模拟识别不同空间的水资源供给和消耗的关系,开展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同时,基于遥感反演不同空间的污染源、岸边带和库区水质信息,建立遥感—非点源污染—岸边带—水质耦合评估模型(RS-RIP-WQ),开展饮用水水源风险预警,评估非点源污染、岸边带对污染物的控制量和水质及其协同性。
主要性能指标
1.植被等主要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反演精度85%以上。
2.农田等耗水量估算精度达到85%。
3.叶绿素、泥沙等主要水质参量遥感估算总精度达到75%。
4.支持流域或行政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技术特色
1.适用范围:适用于流域尺度水资源空间管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
2.技术特点:该技术是在多源遥感数据并结合气象、水文等数据完成的,能够评估多时空尺度承载力,具有客观性;便于水资源管理和问题溯源,以流域、子流域等水文评估单元,县、乡(镇)等行政单元作为监测评估单元,从管理的角度便于确定责任方,从治理的角度便于问题溯源;从流域的整体评估生态承载力,在区域水量总量的控制下,从流域整体监测评估水资源和饮用水水源的可持续性。
3.应用成本:该技术服务于水资源管理和饮用水管理的多项业务,每流域约80万元。
典型案例
案例1:估算了黄河流域不同月份、季节的生态系统耗水量,并且得到高效、低效和无效用水分布的空间特征和规律;结合降水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情况,分析水资源亏缺的时空分布特点;为生态恢复、农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类型规模调控总体方案的提出提供支撑。
案例2:在河北的岳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区得到应用,从非点源污染-岸边带-水体水质风险协同评估了饮用水水源风险预警。
推广应用情况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技术已应用在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黑河流域,以及咸海、黑海、贝加尔湖等“一带一路”的国际流域,还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国土规划、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一带一路水利工程和产能落地适宜性评估等项目。饮用水水源风险技术已经在河北邯郸的饮用水源地岳城水库集水区得到应用,同时也推广到广东惠州等水源地管理及“一带一路”相关区域。
信息来源:2020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运用清单(序号43)
持有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联 系 人 :王树东
联系电话:13121019866
上一篇:小型站水质水文在线监测系统
下一篇:微化学水质分析技术